本網訊 6月28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省市場監管局負責人介紹我省高質量推動《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和《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實施情況。
陜西省統籌推進質量、標準、品牌一體化建設,有力有序推進質量強國建設和標準化發展兩個綱要及其實施意見在陜西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陜西省質量支撐產業優化升級成效顯著。全省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為85.58,連續4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食品評價性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經營主體發展質量指數為71.82,排名西部地區第一位。
陜西省開展“提質強企”行動、中小企業計量伙伴行、民營企業“標準體檢”、首席質量官培訓等活動,每年入企幫扶1000余次,服務1000余家企業導入先進質量管理模式,培訓經營主體近萬家,累計培養首席質量官3000余人,為產業鏈、供應鏈聯動提升奠定堅實質量基礎。
在醫藥領域,我省不斷提升制藥分析儀器測試和藥品質量一致性評價能力,助力陜西藥品遠銷海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制定動力電池檢驗技術規范、充電樁遠程計量辦法,有效解決動力電池和充電樁檢測難題;搭建155個線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站點,建立計量、標準、檢測聯動服務機制,去年服務經營主體1.31萬家次,解決技術難題1885個,為經營主體節約成本4596.88萬元,提升工業產值7.17億元。我省著力推動質量強省建設“點線面”提升,開展質量強企強鏈強市三年行動,建立“一企一策”“一鏈一策”“一縣一策”質量提升清單,聚焦氫能、光伏、羊乳等重點產業,面向秦創原、航空產業集群、預制菜加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突破一批重大質量技術、建設一批創新中心載體、轉化一批質量創新成果。
截至目前,我省企業累計主導參與制定國際標準67項、國家標準1847項、地方標準2155項、團體標準391項,印發支撐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25項。 (記者 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