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视频在线_日韩欧美国产中文_啪啪伊人网_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 - 护士月月和建建完整版小说

top_wz.png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綜合--文化藝術--文苑藝林

文苑藝林

再回故鄉 詩話長安 ——訪《2024中秋詩會》嘉賓、陜西籍知名學者康震

發布時間:2024-10-08 10:20:14 瀏覽次數:52 來源:陜西日報  分享:

康震在西安城墻上漫步。

        近期,在西安錄制的《2024中秋詩會》節目三期連播,收視率領跑,反響熱烈。節目不僅延續了2024央視春晚《山河詩長安》的熱度,還讓觀眾看到陜西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古都長安的無窮魅力。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因此次節目“回了趟家”的點評嘉賓康震。

        康震是陜西籍知名學者,研究中國古代文學與傳統文化的專家,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他在《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節目中以幽默風趣的方式講解古代文學,深受觀眾喜愛。

        今年中秋詩會節目伊始,康震就向觀眾吟誦了唐代以來詩人描寫長安中秋夜的詩詞,喚醒了觀眾對詩意長安的向往與追尋。康震向觀眾抒發著自己對家鄉的深情:“中秋月朗,盡在長安;中秋月圓,盡在西安!”

        隨著節目的深入,康震細細講解提到的詩詞,并以丹青作畫,描摹了多幅與月相關的中式美景圖。落筆之處,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還帶領觀眾重溫陜西特色,品嘗biangbiang面、登上古城墻、觀賞皮影,感受西安這座城市的歷史脈搏。

        近日,記者專訪康震,聽他訴說對家鄉的記憶以及長安的詩韻。

        記者:今年中秋詩會在西安錄制,您作為點評嘉賓,化身家鄉的文旅“推介官”,通俗風趣的講解深受父老鄉親喜愛。這次回到家鄉,您有什么與以往不同的感受?如今,陜西文旅市場持續火熱,您認為這與陜西重視和挖掘歷史文化之間有怎樣的關聯?

        康震:這次回來,確實有一些與往常不同的感受。西安的建設日新月異,越來越“成長”為一個既凸顯漢唐古都歷史文化底蘊,又極具現代化和國際化氛圍的大都市。

        一方面,西安涌現出了很多標志性的建筑,舉行了中國—中亞西安峰會等。西安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充分發揮了連接中西部與亞歐地區橋頭堡的作用。另一方面,西安在立足歷史文化打造城市特色方面做得非常突出,在全國的城市中都具有代表性。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傳統的地標建筑,比如大雁塔、大明宮,還是大唐不夜城、長安十二時辰等新的地標場所,都紛紛發展起來,向來到這里的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的人講述古都華章。來到大唐不夜城,看到樹上掛著、石頭上刻著很多詩句,我覺得這對于弘揚唐詩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全國的古都當中,西安左手盛景、右手繁華,古老與現代相得益彰。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鐘鼓樓、大雁塔、書院門、西安碑林博物館等傳統建筑群,體現了漢唐以來歷史文化的特點。同時,它們的周邊又有高樓大廈流光溢彩,現代感與歷史感融為一體,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大約也是西安“盡攬天下客”的一個原因。陜西文旅市場火熱,與陜西重視和挖掘歷史文化是分不開的。古老和現代的有機融合,是這座城市脈動中跳躍著的自信與包容。

        記者:您一直是《中國詩詞大會》的學術顧問,還擔任了之后幾季包括此次中秋詩會的總撰稿人。如果陜西舉辦此類文化節目或者活動,您有什么建議?

        康震:如果陜西舉辦此類文化節目或者活動,那一定是“手到擒來”。我們擁有的豐富詩詞文化資源可以深入挖掘和展現。這類節目最重要的是教育意義和社會價值。我覺得可以和中小學、大學的校園文化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充分調動大中小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對于孩子們來說,生生不息的傳統經典會讓他們受益終身。

        記者:此次中秋詩會得到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古代都城文化與古代文學及相關文獻研究”的學術支持,我們知道您是該項目的首席專家。請您講講古都長安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占據的地位和作用。

        康震:確實,古都長安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周、秦、漢、唐時代,由豐京、鎬京、咸陽、長安等組成的“大長安”都城圈,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對于《詩經》、諸子散文、史傳散文、漢賦、漢詩、唐代文學的發生發展,對于若干重要作家的養成、成長,對于若干重要文學主題、體裁、題材的形成、成熟、傳承,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伴L安”已經成為古代文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意象。在文學作品中,它象征著中國的古代文明,象征著盛世王朝,象征著大一統的文化傳統,是中國古都的典型代表。

        長安是歷代文人所仰望的精神世界。直至今天,我們仍然對長安充滿了向往。只要詩在,長安就在。漢賦唐詩就是我們“接近”長安的一個窗口。

        記者:陜西的歷史文化積淀以周秦漢唐為代表,其中漢賦、唐詩對中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梢院臀覀兎窒硪恍┠∠笊羁痰脑娰x嗎?再請您談談研究學習中國古典文學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怎樣的意義和時代價值。

        康震:漢賦和唐詩對中國文學有深遠的影響。

        漢賦中的《子虛賦》《上林賦》《兩都賦》《二京賦》等名篇,展現了漢都長安、洛陽的宏大景象,非常精細地描繪了長安、洛陽的豐饒物產、人文歷史、地理風貌、都城建筑、城市景觀、市井風物等。這些都城賦的典范之作對于后世賦作鋪張揚厲、宏麗盛大的格局有著重要影響,對后世研究漢代都城有著重要的史料價值。

        唐詩則是中國古代詩歌的經典,全面反映了唐代的社會生活、情感世界,代表了唐代的審美理想,是中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的一顆璀璨明珠,也是溝通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情感表達與審美方式。唐詩的主題、題材、手法、體式、意象、用典、風格、流派對后世詩歌創作影響極其深遠,讓詩歌成為具有代表性的抒情方式之一。唐代涌現出了一大批杰出詩人,如賀知章、宋之問、張九齡、李白、杜甫、王維、王之渙、王昌齡、白居易、杜牧、李商隱,等等。一方面,他們的人格、思想對后世青年人成長成才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另一方面,這些詩人與長安、洛陽、揚州、成都等城市關系密切,他們的詩歌創作與人生閱歷對這些城市文化的形成、發展、創新意義深遠。

        學習中國古典文學對于我們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古典文學等文化資源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古典文學,特別是以漢唐為中心的漢賦和唐詩,作為民眾耳熟能詳的傳統文化,在“第二個結合”中必將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

        記者:您多次以現場作畫的形式給選手出題,您出版的一套“康震書系”也由您自己畫封面和插圖,以詩入畫、以畫入詩,游刃有余。您在詩歌和繪畫兩種藝術形式的相互轉化等方面有什么心得和感受?

        康震:作畫猜詩詞的橋段是在第一季《中國詩詞大會》上想到的。當時,我們覺得詩畫不分家,肯定會在收視和競賽節奏上取得不錯的效果。我們便嘗試在現場作畫猜詩,結果很受觀眾歡迎。

        古人常說詩畫一體。中國古典詩歌以寫意為最上乘境界,注重營造意境。這是古典詩歌的主旨。中國畫特別是水墨山水,也非常注重寫意、造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詩畫是一體的,是相通的。蘇軾曾評價王維的詩畫,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就是這個道理。可以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通過繪畫,我們可以更為形象具體地理解詩境,通過詩歌,我們可以賦予繪畫更廣闊的想象空間。當然,詩歌畢竟是語言文字的藝術,而繪畫是線條色彩的藝術,前者的發散性、彌漫性、想象力更強,而后者則更為具象。

        記者:您在研究和傳播傳統文化方面有很多貢獻。近期,您在做哪些相關的工作,可否和我們分享?

        康震:最近我主要在做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正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古代都城文化與古代文學及相關文獻研究”。目前,課題組已經發表相關學術論文近百篇,召開了數次學術研討會,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我們近期計劃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推出“中國古代都城文化與古代文學研究”系列書系。該書系已經被列入“十四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

        第二,北師大去年成立了中華文化研究院|京師書院,我擔任書院的院長。京師書院有三方面的使命,一是聚焦“發展—治理—文化”這一重大研究領域,開展跨學科學術研究,探索面向“三大全球倡議”的中華文化傳承發展和國際傳播的新理論、新路徑;二是立足“全球發展與治理”全英文專業碩士課程項目,面向全球招收、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復合型青年拔尖人才;三是致力中國文化國際傳播,吸引各國青年來到中國,感知和認識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服務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我們要將京師書院打造成全球化研究、跨文化交流和國際傳播的創新空間,活躍多元的學科交叉平臺,開放包容的人文交流場所和人才培養的殿堂,在此也借著《陜西日報》這個平臺,向陜西學術界、教育界的同行發出誠意邀請,歡迎大家參與到北師大京師書院的事業中來。

        第三,我還會繼續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合作,參與《中國詩詞大會》《宗師列傳·大唐詩人傳》等弘揚傳統文化的系列經典欄目。另外,我還計劃接著推出普及古典詩詞的系列作品。

        記者:對熱愛古典詩詞的人,您有什么建議?

        康震:古典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每一首詩詞都蘊含著詩人的情感、智慧與時代的風貌。詩詞之美,在于言有盡而意無窮。許多讀者希望我推薦一本古詩詞讀本,我給大家推薦我的《康震古詩詞81課》,希望大家能持續熱愛古典詩詞、熱愛杰出的詩人,熱愛自己、熱愛人生,熱愛我們的歷史與未來。(記者   孫亞婷   李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