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和平
趕會
人流從四面八方朝城里走來。牽驢的、拉車的、托兒帶女的、男的、老的、少的,都脫掉了往日穿的衣裳,穿著平素不穿的見人衣裳,一大早就動身趕路。姑娘們除梳洗打扮外,還在兩個辮辮上特意扎了個彩結;小伙子也把頭梳的光光的,油擦的亮亮的,又在偏古哇里留了到縫縫,照照鏡子看洋氣不洋氣。婆姨們把包包提上,兜里把平時省下的錢也帶上,好買些跌價貨來享用。老婆婆們穿著有對襟子襖,腔子上還綴著快擦鼻子手巾,帶著圓帽,叭砸著干癟的嘴,特哩磨拉(2)地往驢拉車前走。老漢漢們籠好頭巾,扎起褲腿已坐在驢拉車上。愛看戲的還把小板凳也帶上。而更多人則是挑著山貨走路。“得……駕”一聲,車出發了。趕車的人扯著攔羊嗓子回牛聲,那古老的信天游回蕩在山洼洼上…..
“走頭頭的那個騾子呦三盞盞的燈,
戴上那上銅鈴子喲哇哇的聲”……
瞎逛
“漏水鍋子爛襠褲,沒錢還愛個窮紅火”。鄉里人進城,一般說來是先賣后買,這是他們已盤算好了的。他們把帶來的山貨擺在指定的地方,然后慢慢地等待顧客。要是那些急性子人,干脆寄給跟前的熟人,讓他們捎帶的三平二碼(陜北方言:隨便的意思)的處理了,自己卻跑去買跌價貨了。要不,先鉆進食堂吃碗胡潑(3)什么的定定心。
反正毛哈(4)它兩三天逛的時間。人們哪達紅火,便往哪達擠。百貨店、合營店、供銷社、五金門市部都去。也不管出錢多少,只要稱心就買。好賴這兩天花的錢是帶的足夠。鄉里人進城多數被賣綠豆涼粉、熱豆腐煎餅(5)的招徠去了。你聽“綠豆涼粉,紅辣子湯 ,誰來一碗”?光這一聲吶喊就增加了你的食欲。于是,不管它三七二十一先來一碗嘗個鮮。
姑娘們進城的時候是兩根辮子扎彩結,這時,兩三個人哄火起來到被叫做“上海美容燙發店”燙發去了。兩根辮子不見了,扎著的彩結不見了,卻見蓬松松的一包,卷著圈圈。要么披在肩上,把張俊格丹丹的臉顯得更有生氣了。而那些碎腦娃娃們呢,跟在大人后邊容麻(6)著讓給他們買個卜浪鼓搖。這邊逛的剛出來,卻又被馬戲團的演員騎著大紅馬,吹著《逛新城》的歌曲在大街上哄得他們到戲場去了。老漢漢、老婆婆們也好像年輕了,和小伙子大姑娘們一起擁擠著,去買三毛錢一張的馬戲票,看那哈巴狗跳羅圈,紅牡丹騎洋馬去了。馬戲剛看完,腳還沒有站穩,又被雜技團吸引走了。“花瓶里還能站著個姑娘?”,人們不可理喻似的。一聽票價才一毛錢,于是,就又興沖沖地見識那“西洋景”去了。
騾馬市場
這里可以說是最紅火的地方了。且不說上會的騾馬何其多,就連成群的豬羊也趕來了。咩咩的叫喚聲,豬克啷的哼哼聲就湊成了特有的交響曲。國營食堂的人們也帶著刀案,在這搭了個棚子,壘上了鍋灶,專為那些做生意,倒騾子販馬的人賣飯。
來這的人大多是些生意油子。他們先看牲口的牙口,瓣開牲口的嘴巴看年歲,是不是出過力了,買了劃不劃算。他們私下里商量該賣千二八百的,由買主先說價,要不賣主先給價,雙方再看合不合算。一經談成,牽在市管會辦理成交手續。
還有的,比如說,他們牽來的是頭毛驢,倆人互看下毛驢能交換用,就商量好按生靈的年歲或壯強程度,給對方找上幾個錢互換了。
這么說吧,還有的本來二人的買賣做成了,可是一個給八百元(比方說),一個要賣一千元。于是,二人就相持不下。這時來個說合的人(陜北老百姓叫他們是“各牙的”),他先跟買主說好,再把賣主的手拉在布衫地下捏馬子定價。這樣,本來已散的買賣經他說合又做成了。當然,生意做成后,他們是不會忘記捏馬子的人,給他幾個零花錢。通常是十元里面抽一毛給他。
做完生意,一天也就過去了大半,肚子也空了,就地去小吃。小吃他們一般是吃“羊肉”饸撈,讓賣飯的煮的爛爛的,容和容和些。紅辣子要多放點,腥湯多到上一勺。吃完后,嘴一撥拉,搖搖擺擺去看戲了。
戲場
戲場搭在一塊平整而又碩大的地畔上。一天忙碌的人們大多來了。帶凳子的老漢漢、老婆婆最先坐在前面,趁戲還未開演,他們談論什么子洲馬蹄溝的蒲劇團。說戲班領主友風,十來歲時就來子長演過戲。她原在綏德劇團,爾格退休了,這戲班就是她自辦的。現在六十多歲了還上臺演出,今晚演出的《劈山救母》,他就在戲中扮演十八歲的小沉香。
這里又是情人相會的地方。這些青年男女相跟著站在一搭里,磕著瓜子,說著他們的情話和未來的小家庭。尤其是鄉里來臺下小聲唱著:“栽柳樹來柳悄悄,年輕人看著年輕人好!”唱著唱著偷偷地把手拉在了一起。誰知,小伙子拉手的時候竟然把姑娘的手捏疼了。姑娘親呢地罵道,“壞松,一點也不心痛惹人家,好像老虎鉗子”。小伙子慌忙賠不是,于是,“你要拉著我的手,我要親你的口,拉手手,親口口,咱二人疙嶗里去”…..
啊!南河縣河的水喲細細地流,詠唱著瓦窯堡《7》的新氣象。雖說十五天的騾子會已臨盡尾聲,但人們又忙于十月的秋收了,哦,對了,友鳳 的戲一翻常態,樂隊居然伴奏起了《在希望的田野上》。
是的,為了幸福,人們在梳妝打扮著......
1991年12月于家中
注(1)騾馬會:既物資交流。
(2)特哩磨拉:陜北方言,行動拖拉不迅速。
《3》胡波:陜北方言,一種小吃。
《4》毛哈:陜北方言,打定主意。
《5》綠豆涼粉、熱豆腐煎餅,子長兩種有名的小吃。
《6》容麻:方言,纏著的意思。
《7》瓦窯堡:子長縣的舊稱。
閆和平 陜西子長縣過家樓村人 ,子長縣作家協會副主席。現供職于電力部門。